坚持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辩证统一
日期:2004/8/21 10:53:36 来源:本站 浏览量:1819
党建理论学习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我们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这一重要论述,鲜明地表达了我们党在纲领问题上的根本立场,对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深刻认识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辩证统一关系
党的纲领,是党的政治主张的集中反映,是昭示社会的政治宣言,是一个政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标志,规定着党的奋斗目标,指明党的前进方向。制定和实施正确的纲领,对于无产阶级政党及其领导的事业至关重要。
党的纲领,既包括确定每个阶段中心任务和奋斗目标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包括确定长远目标的最高纲领,两者相互联系,辩证统一。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最壮丽的事业,是人类最美好、最理想的社会,共产党人的最高纲领就是为建立这样美好的理想社会而奋斗。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入分析研究,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得出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取代的科学结论。真正的共产党人无论在多么艰难的条件下,在多么复杂的情况下,都要透过纷繁的表面现象,抓住历史发展的本质,坚定人类社会必将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离开了这一点,就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我们现在的努力以及将来多少代人的持续努力,都是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的。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每一个具体纲领的制定及实现,都是为共产主义大厦增砖添瓦,都是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开拓道路。
共产主义理想,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力量源泉、精神支柱,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含糊。如果动摇了这个理想信念,也就动摇了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需要经历许多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共产主义因素不断成长发展,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漫长历史过程。非常漫长的征途,需要我们一步一步地走;崇高理想的实现,需要我们一点一滴地奋斗。我们不可能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制定一个固定的时间表,也不可能为它的发展设计一个固定的途径和模式。过去,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比较肤浅、简单。八十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启示我们,对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可以作出科学上的预见,但未来的事情具体如何发展,应该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我们要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但不可能也不必要去对遥远的未来作具体的设想和描绘。
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关系,要求我们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我们既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过程,就认为共产主义“渺茫”;也不能超越现阶段,对共产主义作不切实际的幻想。志存高远,立足现实,既胸怀实现人类美好社会的崇高理想,又具备脚踏实地的求实精神,永远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品格和精神境界。
我们共产党人是革命和建设发展的阶段论者,又是革命和建设发展阶段的统一论者;是最大的理想主义者,也是最大的现实主义者。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和毫无疑义的。”与此同时,毛泽东同志又把党的最高纲领同最低纲领联系起来,指出:“一切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中国共产主义的同情者,必须为着现阶段的目标而奋斗”,“对于任何一个共产党人及其同情者,如果不为这个目标奋斗,如果看不起这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对它稍许放松,稍许怠工,稍许表现不忠诚、不热情,不准备付出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而空谈什么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那就是有意无意地、或多或少地背叛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就不是一个自觉的和忠诚的共产主义者。”我们坚持共产主义的前进方向,必须从革命和建设不同阶段的实际出发,把奋斗目标置于不同社会阶段的现实基础之上,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我们的事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始终为实现党的基本纲领而奋斗,始终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共产党员的远大理想,要落实到这里;衡量一个共产党员信念是否坚定,着眼点也要放在这里。
二、自觉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
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正确分析国情,作出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的看,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是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为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必须对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有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和工作中心,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我们一定要按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要求,努力实现“十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不断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我们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基本前提,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贯彻“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这一基本方针,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统观全局,精心谋划,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协调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经济建设是中心,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发展和进步就会失去物质基础;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我们的经济建设,是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政治保证、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的经济建设。我们的四项基本原则,是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同时又从新的实践中不断汲取新鲜经验来丰富和发展的基本原则。我们的改革开放,是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为目标的改革开放。任何时候都不偏离基本路线,这要作为坚定的政治信念,在思想上毫不动摇;更要作为重大的政治原则,在工作中毫不含糊,不断增强坚持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三、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必须全面把握两个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目标提出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迫切需要。
人的全面发展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历史。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我们一定要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要尽快使全国人民都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并不断向更高水平前进。恩格斯早就告诉我们:“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我们要牢固树立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坚持贯彻党的富民政策,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不断改善人们的吃、穿、住、行、用的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进医疗卫生条件,提高生活质量。通过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伟大创造精神,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实现自己的愿望和利益。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一切社会进步变革的主力军,是真正的英雄。是否承认和实践这种历史观,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检验是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块试金石。列宁早就说过,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邓小平同志也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社会主义要优于资本主义,不仅要创造出比资本主义高的劳动生产率,还要创造出比资本主义高的民主政治。要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
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人作为自然和社会的主体,最重要的是具有能动性、创造性。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取决于物质,而且取决于精神。改造世界没有止境,认识真理没有止境,人的精神发展也没有止境。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用先进文化取代落后文化的过程,提高人的素质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要加强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使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和享受文化成果的充分权利,使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人类的发展史就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当代世界发展的经验证明,人类不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仅不能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而且将进入死胡同,没有出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利用自然、开发自然、保护自然。要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我们党已经领导中国人民走过了八十年的辉煌历程。现在,我们正以胜利的姿态、豪迈的步伐,走向第三步战略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新的里程碑。我们肩负历史的使命、人民的希望,一定要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坚定信念,振奋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胜利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在新的世纪谱写新的历史篇章,创造新的历史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