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基本知识(1)
日期:2004/8/21 10:37:49 来源:本站 浏览量:1940
第一讲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性质的党,它与其他政党和社会团体有哪些区别,这是每个要求入党的同志首先应该弄清楚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诞生起,就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原则建立的完全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十二大以来的党章把党的性质概括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段话,从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党的根本宗旨、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三个方面,阐明了党的性质。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是从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两方面阐述党的性质。党的阶级性,是指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工人阶级为基础,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党的先进性,是指党是由工人阶级中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所组成,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南,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
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是党的本质和生命。它关系到党的指导思想、宗旨的确立和贯彻,关系到党的纲领、路线的制定和坚持,也关系到做一个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
一、党是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
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认为,政党是某一阶级、阶层或集团为实现其根本利益,以取得政权和巩固政权为主要目标而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任何政党都有其阶级基础,代表着一定阶级的意志和利益,是这个阶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工人阶级政党产生于资产阶级政党之后,它是在资本主义进入社会化大生产,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到自觉阶段,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847年6月,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党棗共产主义者同盟,次年制定了第一个周详的党纲棗《共产党宣言》。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以中国工人阶级为基础,集中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特性。在旧中国,我国工人阶级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工人阶级一样,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它同大工业生产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在同资产阶级作斗争中锤炼了高度index1.shtm精神和严格的组织纪律性,是历史上最先进、最革命和具有远大前途的阶级。建国前,由于中国工人阶级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它还具有一些特殊优点。一是中国工人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它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所受的压迫和剥削比中国其他任何阶层都要沉重,这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因此,中国工人阶级具有最坚决、最彻底的革命性。二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分布比较集中。这一优点弥补了中国工人人数少的不足,便于组织起来,形成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三是中国工人阶级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同广大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使中国工人阶级领导中国革命具有极其广泛的社会基础。中国工人阶级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决定了它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现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中国共产党正是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阶级性质,坚定不移地代表着它的意志。七十多年来,我们党为实现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前赴后继,顽强斗争,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列,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有的同志认为,现在我国剥削阶级已经消灭,作为它的对立面的工人阶级也就不需要继续存在了,因此党也就失掉了它的阶级基础。这种看法是不对的。
在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阶级关系确实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资本家阶级作为剥削阶级已经消灭,原来作为资本家阶级对立面的,被压迫、被剥削、经济上一无所有的工人阶级,已经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但是,工人阶级就其是先进的生产力的代表者这一点来看,不仅没有因为资产阶级的被消灭而消亡,而且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更加壮大起来了。工人阶级的队伍迅速扩大,科学文化素质普遍提高,新一代工人大批成长,特别是作为工人阶级一部分的知识分子的人数显著增加,成为工人阶级完成自己历史使命的一支重要力量。据统计,全国职工人数已由1949年的800万人增加到1997年的1.4668亿人。职工中青年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比重明显提高。职工内部的构成、劳动方式、生活条件等方面也都有了很大变化。但是,所有这些变化,并没有也根本不会改变工人阶级的阶级本质和历史使命。它作为同现代化大生产相联系的一个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体现者,以及由此产生的最先进、最有远见、最大公无私、最守纪律等特点和优点依然存在。
中国工人阶级所肩负的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伟大历史使命,还要经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在工人阶级没有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以前,它是不会消亡的。现在,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物质产品还不够丰富,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还比较落后。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敌视和破坏我国社会制度的国内外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依然存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较广泛的影响。这一切都告诉我们,要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还必须经过相当长的历史过程;而能够把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并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只有其先锋队棗中国共产党。工人阶级需要党,党也离不开工人阶级。
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个命题,涉及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棗工人阶级的作用及共产党的领导地位问题。列宁曾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第一块主要的‘基石’是什么呢?这就是:无产阶级是现代社会中唯一彻底革命的阶级”。(《列宁全集》第12卷第284页)工人阶级只有建立自己的独立的政党,它“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第455页)这些论述,既说明了党是以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的,同时也说明了工人阶级只有建立自主独立的政党,才能在党的领导下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如果否认党的阶级性,那就从根本上否认了工人阶级的伟大作用和历史使命;如果否认党的先进性,也就否认了工人阶级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广大群众,推翻资本主义,进而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等整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正因为党的性质这样重要,在坚持党的性质这个根本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同各种机会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列宁在创立和领导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坚持工人阶级政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我们党一贯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国内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的否定党的工人阶级性质的思潮,进行了坚决的抵制。
二、党是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组成的
党应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这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重要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共产党人是工人阶级中最坚决的、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部分。列宁也指出:“党是阶级的先进觉悟阶层,是阶级的先锋队。”(《列宁全集》第24卷第38页)这表明,党同工人阶级之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党是工人阶级的先进组织,而不是工人阶级的一般阶级组织。如果把党降低到工人阶级的一般阶级组织,把共产党员降低到普通工人群众的水平,实际上就是否定了党的先进性。我们党从建党开始就十分重视党员的先进性,集合了一大批工人阶级中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并不是说其他阶级出身的具备党员条件的人不能入党,也不是说吸收这些人入党就改变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党员的社会出身,并不是党的性质的决定因素。列宁指出过:“确定一个党是不是真正工人的政党,不仅要看它是不是由工人组成的,而且要看它是由什么人领导以及它的行动和政治策略的内容如何。只有根据后者,才能确定这个党是不是真正无产阶级的政党。”(《列宁全集》第39卷第246页)历史经验证明,列宁的论断是完全正确的。只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工人阶级的立场,一切从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符合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纲领和路线,即使党内的工人成分不占多数,也可以建设成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我们党正是这样,尽管农民出身的党员较多,但党的指导思想、纲领和路线,都是忠实地代表了工人阶级和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所以党始终保持了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其他阶级中的一些人参加到工人运动中来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首先就要要求他们不要把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等等的偏见的任何残余带进来,而要无条件地掌握无产阶级世界观”。(《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85页)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发展了不少非工人阶级出身的同志入党。由于这部分同志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抛弃了原来的阶级立场,拥护党的纲领和路线,具备了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的条件,并且经过了严格的考察和考验,所以我们党并没有改变其先进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那种因为党内非工人出身的党员数量大,就怀疑党的工人阶级性质的看法,是不对的。当然,也要指出,由于我们党内非工人阶级出身的党员多,加重了党内教育的任务。在发展党员工作中,要注意在工人特别是产业工人中吸收优秀分子入党。不论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还是其他人要求入党,都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注意思想改造,坚持不懈地同非无产阶级思想作斗争,真正树立起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人生观。只有这样,才能逐步锻炼成为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
三、党是以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的工人阶级政党。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集中表现,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十分严整和科学的世界观。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行动指南,是我们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一个政党以什么样的思想理论作指导,不仅关系着这个政党的性质,也关系着它和它所代表的阶级的前途和命运。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历史上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在于它以先进思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工人阶级的阶级性和它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所要求的。工人阶级只有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才能认清自身的地位和历史责任,意识到本身解放的条件,才能从自在的阶级变为自为的阶级。在创建工人阶级政党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从理论上阐述了工人阶级政党的性质、宗旨、纪律和作风等问题,并同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和其他非无产阶级思潮进行斗争,为工人阶级政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列宁在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斗争中,高度评价了革命理论对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作用。他强调指出:“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列宁选集》第1卷第312页)
中国共产党能够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伟大胜利,关键就在于它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的指南。毛泽东同志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33页)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增强党员克服和抵御非无产阶级思想侵蚀的能力,牢固地树立起无产阶级世界观。我们党在各个革命时期,特别是党的任务发生转变时期,都十分注意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统一全党的思想。正是这样,我们党才保持了先进性和纯洁性,才不断发展壮大,才胜利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并领导全国人民不断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在革命和建设中,即使出现失误,由于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能够科学地总结经验教训,及时纠正错误,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十分繁重的。我们面临大量开创性的、前人没有提出或前人没有涉足的课题,面临大量错综复杂的矛盾,广大的人民群众也每天都在创造新事物、新经验。这就要求我们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指导,深入实际进行探索和总结。解决好这个问题,党才能更好地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四、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的
中国共产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也是党的根本的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
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建立共产主义者同盟和第一国际的时候,就把民主和集中相结合的原则作为同盟和国际的组织活动方式的基本准则。列宁在建设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过程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民主集中制这一科学概念,并把这一原则运用于俄国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并进行活动的。
那么,什么是民主集中制呢?民主集中制的民主,就是党员和党组织的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集中,就是全党意志、智慧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党章指出:“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这就是说,民主集中制原则包括民主和集中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结合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讲民主不能离开集中,讲集中不能离开民主。党内必须以民主为基础,离开民主的集中,就会成为个人专断;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才能做到正确的集中。党内民主又是在集中指导下进行的,是受党章和党的纪律制约的、有领导的民主。离开集中的指导,就会成为极端民主化,成为无政府状态。只有把民主原则和集中原则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既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又能有效地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证全党行动的一致,保证党的决定得到迅速有效地贯彻执行。如果把民主与集中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就会使党的组织涣散、分裂,使革命和建设事业遭受损失。
根据党章的规定,民主集中制包括六项基本原则:(1)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2)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中的党组外,都由选举产生。(3)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党的各级委员会向同级的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4)党的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党的下级组织既要向上级组织请示和报告工作,又要独立负责地解决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问题。上下级组织之间要互通情报、互相支持和互相监督。党的各级组织要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5)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重大问题都要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委员会成员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6)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要保证党的领导人的活动处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同时维护一切代表党和人民利益的领导人的威信。上述规定,是正确处理党内各方面关系的准则。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上述六项基本原则中第一项所规定的“四个服从”,是建立党内生活正常秩序,保证全党意志统一和行动一致的根本原则,它的基本精神贯穿于其他五项基本原则之中。因此,要求入党的同志首先要把这个问题弄清楚。
1.党员个人必须服从党的组织。这是因为,每个党员是党的一分子,只有个人服从组织,党才能形成统一的整体。如果党员个人不服从党的组织,不执行党组织的决定,各行其是,党的组织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就没有战斗力。一般来说,党组织的决定反映和集中了大多数党员的要求和意见,是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服从组织的决定,就是服从大多数党员的意见。在某些时候,也会发生党员个人意见和党组织的意见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党员个人的意见可以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反映。但是,个人在行动上必须服从组织决定。
2.少数必须服从多数。党的组织讨论决定问题时,由于个人了解的情况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大家的意见可能不完全一致,这是正常的。在这种情况下,要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及时作出决定,统一大家的思想和行动。少数人在自己的意见被否决之后,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但必须执行多数人所通过的决议,在行动上不得有任何反对的表示。在作出决定的过程中,党组织要认真考虑少数人的意见。如对重要问题发生争论,双方人数接近,除了在紧急情况下必须按多数意见执行外,应当暂缓作出决定,进一步调查研究,交换意见,下次再表决;在特殊情况下,也可将争论的情况向上级组织报告,请求裁决。
3.下级组织必须服从上级组织。下级组织与上级组织之间,是被领导与领导的关系。党的下级组织对于上级组织的指示、决定,必须坚决地执行,做到令行禁止。决不允许对上级指示搞实用主义,合意的就执行,不意的就不执行。如果认为上级组织的指示、决定不适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可以向上级提出意见,但必须在上级组织同意后才能加以调整或改变。在紧急情况下,下级组织来不及请示上级组织而又必须马上作出决定时,可以边行动边报告,或事后报告,请求批准。
4.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我们党是由中央到地方到基层的各级党组织组成的整体,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它是全党利益和意志的集中代表者,又是率领全党行动的最高司令部。全党服从中央,党才能履行自己的职责,维护整体的利益。因此,全体党员和党的各级组织都必须紧密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一致。有关全国性的重大政策问题,只有党中央有权作出决定,各部门、各地方的党组织可以向中央提出建议,但不得擅自作出决定和对外发表主张。
为什么我们党要把民主集中制作为自己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呢?这是因为,民主集中制是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率的组织制度,是党完成自己历史使命的根本组织保证。只有实行民主集中制,才能把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使党成为一支组织严密、行动一致的有战斗力的队伍,成为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只有实行民主集中制,才能巩固和发展党的组织,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也只有实行民主集中制,才能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集中全党智慧,正确地制定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生失误也能得到有效纠正。
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关系到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历史经验证明,正确的政治路线,只有健全的民主集中制来保证,才能得到很好的坚持和贯彻执行。现在,我们党已经有了一条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路线。为了使这条基本路线能够很好地、坚定不移地贯彻实行,成功地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靠民主集中制来调动全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必须靠民主集中制来保证党在组织上、行动上的一致。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从而保证党不断适应新情况,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面临着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艰巨任务。这是一场十分深刻、复杂的革命性的大变动。在这场大变动中,党所处的环境和肩负的任务有了很大变化,社会上各种利益关系需要妥善调整,一个又一个复杂的矛盾需要去解决,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正在探索和开辟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顺利地开拓前进,不犯或少犯错误,更要注意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既要反对违反党内民主原则搞个人专断和家长制的错误倾向,又要反对违反党内集中统一原则搞分散主义和极端民主化的错误倾向,把民主与集中很好地结合起来,以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党组织的智慧和创造力,并把他们凝聚成一个战斗的集体,齐心协力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作为一个要求入党的同志,也应当自觉地遵守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原则,了解和熟悉党内民主生活制度,按照党组织的安排,积极参加党的活动,体验党内民主生活。同时要自觉地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决维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决不允许自以为是,搞分散主义;要在政治上、组织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凡是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了的事,就要坚决执行,做到令行禁止,决不允许阳奉阴违,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是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要坚持不断地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做到忠实地代表人民的利益。
一、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为什么说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呢?最基本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工人阶级的利益,同其他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工人阶级的最高利益和最高理想,就是消灭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消灭剥削制度,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这一历史进程,既是工人阶级自身解放的过程,也是一切劳动群众解放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讲到工人阶级解放的条件时指出,工人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和压迫、解放全人类,就不能最后解放自己。所以,工人阶级所代表的社会利益,也就是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这种根本利益的一致,决定了工人阶级的运动必然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83页)作为领导这个运动的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也就是为谋求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存在和活动的,它没有也不能有自己的私利。
在我们国家里,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够忠实地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虽然他们在旧社会也是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但由于他们的生产经营方式是分散的、落后的,他们是随着大工业生产的发展日益分化的,因而没有自己独立的政党,提不出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主张。同样,中国城市小资产阶级也提不出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主张。民族资产阶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要求的一面,但他们又有剥削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一面,也不可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唯有最富于革命的彻底性和组织纪律性的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才能代表各族人民长远的根本的利益。在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工人阶级已经成为我国的领导阶级,广大农民仍是它的巩固的同盟者,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原阶级的成员绝大多数已经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种状况表明,能够忠实代表工人阶级和各族人民利益的,仍然是中国共产党。
判断一个政党是否忠实地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不仅要看它的纲领,还要看它的行动。七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忠实地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历史。在北洋军阀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年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革命的大旗,深入工农群众,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探索中国革命的具体道路,同广大人民群众一起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许多人身系牢狱,英勇就义。李大钊、瞿秋白、蔡和森、向警予、邓中夏、彭湃、陈延年、恽代英、赵世炎、张太雷等革命先烈,就是其中的代表。在长期的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求得中国人民的解放,甘冒枪林弹雨,不惜流血牺牲,前赴后继,转战南北,戎马沙场,为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为民捐躯。据统计,全国有名可查的烈士有370余万人,仅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在战场上牺牲的就达76万人,其中有32万人是共产党员。方志敏、刘志丹、黄公略、左权、杨靖宇、赵一曼等同志就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壮烈牺牲的光辉典范。更多的共产党人,擦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志的尸体,坚定地为人民利益继续奋斗。建国以后,广大共产党员为了工人阶级和各族人民的利益,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家,在各条战线上艰苦奋斗,谱写了一曲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凯歌。焦裕禄、雷锋、孔繁森等同志就是其中的典范。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共产党员带头解放思想,站在改革开放的前列,在各自的岗位上开拓前进,大胆创新,做出了显著的成绩。近年来,全国各条战线评选表彰的各类先进模范人物中,85%以上是共产党员。特别是在保卫祖国、抢险救灾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的关键时刻,总是共产党员冲在前面,显示出共产党员忠诚地为人民谋利益的本色。
二、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这一宗旨,鲜明地昭示党是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
毛泽东同志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94一1095页)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明了我们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宗旨。党章明确规定:“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党的十五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这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决心。
党的根本宗旨,贯穿于党的一切活动中,主要体现在制定和执行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我们党就提出了符合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要求的民主革命的纲领和路线。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我们党根据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在建国初期及时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八大制定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纲领,提出了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任务。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出了我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到下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所有这些,都是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
党的根本宗旨,也体现在我们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都是党运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豹工作方法,经过广泛地反复地征求和听取各方面群众的意见制定出来的,因而它能够代表广大群众的利益。同时,党又运用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把党的正确主张贯彻到群众中去。通过党的组织工作、宣传工作,通过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并且组织起来,自觉地为实现这些利益而奋斗。
党的根本宗旨,还体现在党对每一个党员的要求上。党章规定,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的个人利益要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党章还规定,党员要密切联系群众,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党要求党员和党员干部,要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人民给的权力要为人民谋利益,要廉洁奉公,绝不能以权谋私,假公济私;要通过多种渠道,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例如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以及党员联系户、党员责任区等形式,及时了解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千方百计地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要切实关心群众的疾苦,在农村要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热心帮助困难户发展生产,寻找致富门路,尽快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在群众有危难的时候,要同群众同甘共苦,敢于挺身而出,为群众排忧解难,坚决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等等。绝大多数党员都能够认真这样去做,使群众从党员身上感受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作为要求入党的同志,也应当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践党的宗旨同自己的工作和言行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优异的成绩。
三、党坚持不懈地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坚决反对腐败
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问题,是关系我们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党坚持不懈地加强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反对腐败,这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重要保证,也是使党能经受住各种严峻考验,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保证。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党风和廉政建设。在延安时期,党就领导边区政府制定了《陕甘宁边区惩治贪污条例(草案)》。1944年,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学习郭沫若总结李自成农民起义失败教训的著名史论《甲申三百年祭》,告诫全党“引以为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1945年7月,毛泽东同志在同民盟领导人黄炎培谈到共产党如何跳出由盛而衰的历史周期率时,提出了依靠民主、依靠人民监督政府,防止腐败现象发生的重要思想。在建国前夕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再次提醒全党,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要警惕糖衣炮弹的袭击。建国以后,我们党在扫除旧社会的污泥浊水,保持党和国家机关清正廉洁方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再告诫全党,要十分重视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全党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始终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对腐败列入党和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大反腐败的力度。中央十分明确地提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警钟长鸣。既要树立持久作战的思想,又要一个一个地打好阶段性战役。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各级纪检监察部门狠抓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处大案要案、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坚持标本兼治,努力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同时注意把反腐败斗争同纯洁党的组织结合起来,在党内不允许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事实证明,我们党对于纠正党内不正之风、加强廉政建设和惩治腐败的态度是十分坚决的,措施也是得力的。经过全党和全国上下的一致努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
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因为党内存在一些不正之风,就怀疑党还能不能代表人民?对这个问题,必须有正确的认识。首先,我们要看到,绝大多数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是好的,他们忠诚地、积极地为人民服务,在改革和建设中不怕困难,不畏艰苦,埋头苦干,勇于创新,发扬了实干精神和献身精神。如果没有他们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共同艰苦奋斗,我们国家就不会取得今天的成就。应当毫不犹豫地肯定,党的主流是好的,是生机勃勃和有战斗力的。当然,党内确实存在少数党员包括某些党员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腐败变质的问题,但是,这毕竟是支流。我们既不能对党内存在的这类问题视而不见,掉以轻心,也不应该以偏概全,进而怀疑党还能不能代表人民。如前所述,我们党对于解决党内的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从来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党中央采取的一系列严正措施,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其次,我们还要看到,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上的腐败现象难免会反映到党内来,会有少数党员堕落成腐败分子。问题不在于会不会有腐败分子,关键要看对腐败分子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我们党对于那些败坏党和人民事业的腐败分子,态度十分鲜明,采取坚决清除的方针,一经发现,立即处理,有多少清除多少,决不姑息养奸。党的十四大以来,党内共有49.9万人因走私贩私、行贿受贿、贪污盗窃、腐化堕落等各种问题受到党纪处分。其中省级干部48人,地(厅)级干部1570人。这些事实充分说明,我们党采取了坚决的措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贯彻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国共产党作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忠实代表,是当之无愧的。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当明确:党的核心领导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的领导仍然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一、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
中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表明,许多革命先驱,许多政党和政治派别,都没有找到国家振兴和民族解放的出路。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为了摆脱被剥削、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先后进行了种种尝试,包括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戊戌维新以及义和团运动等,但都失败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然而并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指引中国人民找到了国家和民族振兴的正确道路,并且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团结和领导全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在不长的时间里,党就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顺利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迅速恢复了遭到破坏的国民经济,巩固了人民政权,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随后,党又领导全国人民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几十年来,尽管我们走过弯路,有过失误,但是党和全国人民一道,经受了挫折的考验,克服了重重困难,仍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建国以来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开辟了我国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国家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过二十年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建设、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都上了一个大台阶。1992年到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2.1%,既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又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避免了大起大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加强,粮食等农产品稳定增长。水利、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钢铁、能源等基础工业迅速发展。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199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的排名,由1991年的第十位上升到第七位,在发展中国家位次上升到第一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96年,城乡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分别比1991年增长41.5%和28.8%。
总之,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的,是经过长期斗争考验形成的。在中国,从来没有哪一个政治组织像我们党这样集中了那么多先进分子,组织得那么严密,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同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前进中善于总结经验,郑重对待自己的失误,以形成并坚持正确的理论和路线。中国百年巨变得出的结论就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二、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夺取政权需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同样必须有党的领导。因为,党的领导本来就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必有之义,二者不能分开。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包括在革命发展的各个阶段上,都需要党的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坚持党的领导是其内在要求和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所指出的,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是搞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不是搞别的现代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0、111页)这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譬如,在所有制结构上,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鼓励先进,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在意识形态上,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努力使人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等等。总之,我们的目标,是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中国充分体现出来。显然,这些都是党的纲领、政治路线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的具体体现。历史经验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顺利实现党提出的战略目标,始终保持我国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顺利前进。
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更有效地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投身到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来,不断取得新的胜利。一方面,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是群众自己的事业,必须最广泛地动员他们参加,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他们最有力的支持。我们党坚持群众路线,通过制定符合中国国情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最大限度地调动起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地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通过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人民群众动员和组织起来。一句话,党植根于群众,要把人民群众动员、组织起来,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办到。另一方面,要看到改革是一场规模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既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又不能照搬西方的模式。它要解决的问题极其复杂,又直接触及各方面的利益。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里进行改革,其困难之大,是可想而知的。这就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作为改革的设计者和领导者,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协调和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取得改革的成功。这个核心就是中国共产党。事实上,也正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路线,按照我国的国情,提出了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针和政策,并集中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坚定不移地贯彻实行,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果。二十年的改革实践充分证明:党对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领导作用,是任何其他组织和团体都不能代替的。
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团结就是大局,团结就是力量。安定团结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先决条件。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人心涣散,现代化建设就难以顺利进行。在漫长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党与各民主党派结成了“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关系,赢得了各民主党派的衷心拥护和密切合作与支持;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善于严格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及时调整各种利益关系,把全国各民族、各阶层的人民团结起来;党高瞻远瞩,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在执政条件下,积累了丰富的治党治国经验,紧紧把握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把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现在,有极少数人借口党曾犯过错误而怀疑和否定党的领导。这是完全错误的。过去,党在工作指导上确实有过失误,包括像“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的错误。但是必须看到,任何政党和个人,在他们的活动中,有这样那样的失误或错误是难免的。中国共产党从事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崭新的事业。列宁说过:“在这样崭新、艰难和伟大的事业中,缺点、错误和失误是不可避免的。谁害怕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困难,谁被这些困难吓倒,谁见了这些困难就悲观失望或者张皇失措起来,谁就不是社会主义者。”(《列宁选集》第4卷第130页)我们党勇于正视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能够正确总结经验教训,并且在实践中依靠党和群众的力量,认真纠正自己的错误,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也是党有力量的表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为纠正“左”的、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和作风上作了极大的努力,把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引上了正确轨道,党和人民正满怀信心地向着新的目标前进。那种因为党曾犯过错误而对党失去信心,甚至怀疑党的领导能力,否认党的领导作用的认识,显然是不对的。
三、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所处的环境和肩负的任务有了很大变化,党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第一,党必须集中精力领导经济建设,围绕经济建设开展工作。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从根本上抵御和粉碎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颠覆和和平演变的图谋,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执政党的地位;才能从根本上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效地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和党的凝聚力;才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逐步使人民富裕、国家富强起来;才能从根本上创造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物质条件,最终实现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因此,党的各级领导要研究经济,熟悉经济,学会经济建设的本领;要善于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人民群众的思想和精力凝聚到经济建设上来;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开拓,带领群众积极探索和创造适合本地实际的经济建设的路子。党的自身建设要围绕党的基本路线、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组织工作、宣传工作、纪检工作等都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行,不能脱离这个中心,游离于这个中心之外。要坚持用符合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教育党员干部,以提高他们领导和参与经济建设的素质和能力。要把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成效,作为检验各级党组织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对于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问题和国际国内某些突发事件,既要有清醒的认识,正确处理,又不能因此动摇和影响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第二,党必须实行民主的、科学的决策,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建立健全民主的、科学的决策和执行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主观主义、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和官僚主义,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制定和实施,使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为了实行民主的、科学的决策,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对决策的监督制度和监督法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勤奋学习,勇于实践,不断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
第三,党必须坚持健全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要求有健全的法制。为了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学会运用法律手段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以保障人民的合法权利,维护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宪法和法律是人民意志、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在宪法和法律面前,党没有任何特权。党必须坚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第四,党必须加强和改善对工会、共青团、妇联和其他社会团体的领导,充分发挥它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推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国家和民族的振兴,一刻也离不开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整个工人阶级和包括青年、妇女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工会、共青团、妇联以及其他一些社会团体,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加强和改善党对工、青、妇等群众组织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进行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党要支持这些群众组织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它们在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中的民主参与、民主监督作用,通过它们带动亿万职工、青年、妇女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去。
第五,党必须广泛联系和团结各阶层群众,共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它们作为中国共产党患难与共的亲密战友和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一支重要力量,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各民主党派在“两个文明”建设和推进“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六,党必须坚持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努力完成党的建设面临的各项任务。应当明确,我们强调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强调党的建设必须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这决不是说党的建设就不重要了。相反,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加强党的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这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失去或丢掉这个优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失去最根本的保证。所以,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坚持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的原则,按照党的建设的总目标,紧密联系党的基本路线,结合经济建设,努力把党建设好。要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建设一支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培养和选拔大批能够跨世纪担当重任的优秀年轻干部。要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切实搞好党风廉政建设;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使党更好地担负起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
总之,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当之无愧的。要求入党的同志,必须自觉地接受和维护党的领导,对于党的方针、政策和号召,要积极响应并认真贯彻执行;对于党组织在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应当从关心和爱护党的立场出发,提出批评和建议;对于反对和危害党的领导的言行,要勇于进行坚决的斗争。
思考题: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3.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4.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