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发表

试探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日期:2004/8/21 10:24:07     来源:本站    浏览量:1843



(湖北省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


摘要:随着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网络正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社会各个领域。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就如何借助互联网络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若干探讨。

    随着互联网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领域,对新生事物历来敏感的高等学校受其影响日盛。它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带来了变革性的影响。高校大学生在挥洒“互联网”这把“双刃剑”时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创业的辛苦,也有深刻的反思。如何利用新形式、开拓新领域、取得新成就,做好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是高校每个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和认真思考的问题。

    网络社会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什么?

    一、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网络文化特点鲜明、风格独特,其具有的功能多样性、内容广泛性、速度快捷性、环境开放性等优点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广阔的舞台。.

    (一)高度个性化、隐匿性的特点和BBS、E-mail等交互性功能使网上反映的思想更真实。通过网络可以快捷、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情绪和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大学生乐于在网上发表各自的观点、意见,以及进行交流、讨论等活动,这些内容都是学生真实思想的流露,教师可以通过收集、整理、分析这些网上资料,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二)网络以其内容多、信息量大的特点充实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表现为两种信息:一是全面深入的数据库,二是实时动态消息。前者具有无限的存储量,对使用者非常方便,各种马、列、毛、邓的经典著作及“三个代表”等党的最新政策都能从网上找到。后者具有更高的更新率,它可以随时、时时更新内容,与现实同步。网络取这取之不尽的信息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而充实的内容。

    (三)网络技术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生机与活力。如网上宣传、网上讲座、网上论坛、电子邮件、热线服务等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深受大学生的欢迎。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郑必坚教授认为:“互联网既是一种新的认识工具、认识武器,也是一种新的交流工具,还是一种新的生产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的结合就是同新的认识工具交流工具和新的生产力的结合,也就更具生机和活力。

    二、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既给我们带来难得的机遇,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笔者对此进行深入分析,认为这种挑战主要表现为:

    (一)网上信息丰富,但良莠不齐,一些不良信息可能会使部分大学生失去理性,迷失方向。不容置疑,网络为人们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但网上各种流动的冗余信息成为干扰大学生的“噪音”,影响了有用信息的效用度和清晰度,不利于大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由于人们的思想长时间浸泡在杂乱的信息中,其注意力和兴奋点被信息的异、新、奇所吸引,那些漂浮不定、变化万千的信息,许多人还未来得及进行理性思考和判断就已转化为自己的东西。特别是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生理成熟时期,自制力较弱的部分大学生往往会出于好奇或冲动心理,刻意去寻找一些色情、暴力等信息。而网络的匿名性、快捷性正好为他们的这种“窥淫”心理提供了便利,使他们轻而易举地从色情网站中找到那些低级、庸俗的东西,进而可能引发与此相关的违纪乃至犯罪等问题。

    (二)文化的渗透扭曲了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网络文化对网民思想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当今的国际互联网信息中80%以上的信息是由美国提供的,我国在整个互联网的信息输入和输出流量中,仅仅占0.1%和0.5%。这使得传统媒体的国际传播既已存在的不平等现象在网络中进一步强化。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防事务副教授罗斯科普夫在美国《外交政策》第107期上撰文指出:“美国控制着全球信息与通讯的命脉,其音乐、电视与软件几乎遍及全球,它们影响着几乎所有国家的日常生活、思想与审美观。”如果上网的这部分学生大量接受西方文化影响和不良思想的侵害,就会因为丧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误入歧途。如今,我国加入了WTO, 这种思想文化的渗透渠道和机会还将会进一步增加,这对我们的主旋律文化,特别是对青年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理想信念、道德伦理、民族认同感等,会造成潜移默化的扭曲和侵蚀。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环境比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还要大。

    (三)网络对大学生身心群己观的影响。网络中人们交往主要是人机对话,如果终日与电脑终端打交道,而缺乏有感情的人际交往,必然会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新的人际障碍,使行为主体冷漠,人际距离疏远,使人产生苦闷、压抑、孤独和焦虑,甚至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精神不振等。同时网络具有虚拟性、匿名性的特征,如果大学生学沉溺于网络之中,容易使他们放任自己,不再关心现实世界,而一旦回到现实就会产生孤独感,患上“网络疏离症”,从而导致人格异常和心理障碍,不利于他们承担本该由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严重影响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可是,网络是一个没有政府、没有警察、没有军队、没有等级、没有卑贱、没有歧视的世外桃源。正因为如此,它的负面影响使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和严峻的挑战。

    三、积极探索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认真研究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依照“趋利避害”的原则,对网络充分利用,积极建设,加强管理。我们必须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式,努力适应新变化,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

    (一)改革“两课”教学,利用网络技术充分发挥其教育主渠道的作用。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阵地,将它与网络思想教育的新阵地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支持、共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第一:要将焦点网络信息引进“两课”教学内容之中。对其进行辩证分析和理性说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积极健康的信息予以肯定并将其作为“两课”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消极有害的信息进行理性认识,且作为反面教材进行批判。这样有利于丰富“两课”教学,拓宽学生的信息来源。第二:充分发挥网络交互性的特点,将信息交换方式引进“两课”教学,增强“两课”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和渗透力,提高教学效果。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要走专家化的道路。要尽快建立一支精干高效、反应敏捷、应变力强、富有敬业精神、掌握网络技术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要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成为心理的专家、网络的专家、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成为马列主义理念的专家。只有组建成专家型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我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会有新的突破。走专家化的道路,首先,要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培训力度,优化干部队伍。其次,要组建德育教育专家队伍,强化德育工作的危机意识、全局意识、责任意识、时代意识,使我们的队伍具有现代化意识。最后,还要领导重视,注重整体规划,投入专项资金,积极行动落实。以上几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有机统一,专家化的道路是可以实现的。

    (三)加强网络建设,把握文化主旋律。这主要表现为:首先,要占领文化阵地,利用网络传播党的方针政策,传播“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一个正确的导向。同时围绕一些重大的时政问题、敏感问题旗帜鲜明的发表评论,进行积极引导。对错误反动思潮敢于针锋相对地批判。其次,传播民族传统文化与国外先进文化的统一。民族传统文化有利于广大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了解国外先进文化有利于拓宽视野,是传统文化的有益补充。最后,要建好校园网和师生个人主页,使之成为教师与学生、学校与个人勾通的桥梁。通过网上教育、交流、讨论等活动实施个性化思想教育,这些活动必须是赋有趣味性、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的有机统一,如网页制作大赛、网上辩论赛等等。

    (四)重视校园BBS站的正面引导。校园BBS站要切实体现科学理论武装人,正确舆论引导人,先进文化塑造人的基本观点。为此,必须坚持如下原则。第一,正面性原则,对待提问者,坚持言之有理、评之有据的要求。即有问题可以提,但表达要适度,言辞要恳切,归根结底是要解决矛盾而不是扩大和深化矛盾。第二,及时性原则,对BBS站中的舆论焦点特别是错误反动的观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及时进反馈,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第三,柔和性原则。在网上交流中一定要以宽松的态度,柔和的手段来进行,既要理直气壮地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又要恰如其分地让受教育者心服口服。和风细雨的方式往往能润物无声,让工作事半功倍。

    (五)努力做到红色网民、红色网点、红色网站三位一体的红色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统一。人类进入21世纪,网络文化风靡全球,虽有不足,但其积极意义我们要坚决地予以肯定,不能予以回避,而要“笑傲江湖”。正视网络、学习网络、研究网络、驾御网络。为此,高校要组织一批以专门教师队伍、学生党员和学生骨干为主体的红色网民,创立红色网点,建成红色网站。通过学校师生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让红色网站办得有声有色,让网络阵地遍插红旗。

    除了以上几方面外,笔者认为健全和完善网络法律,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为高校网络教育的实践提供指导也是非常必要的。

    总之。网络的发展带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是机遇和挑战并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顺应潮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锲入互联网络,使之为我所用、助我所长。积极探索、锐意创新,实施网络教育与实践教育的优势互补,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教育2001(3.4)
[2]思想政治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1(3.)
[3]当代青年研究2000(4)
[4]理论月刊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