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轮播新闻

《武汉市民文明礼仪读本》第一章 公众礼仪

日期:2008/3/21 21:25:12     来源:本站    浏览量:1543

[第一章 公众礼仪]第一节仪态仪表 一、头发的要求  头发要适时梳理,不可有头皮屑。发型要朴实、大方,具有良好的个性。男性的发式给人以得体、整齐的感觉,应该显示成熟、为人们所喜爱。女士梳理清秀典雅的发型,能体现出持重、干练、成熟。常进行交际活动的女士适合梳理秀美的发型,使人产生信任感。公务人员的发型不能奇特,最好不染成黑色以外的颜色,发不遮脸,额前留海不可过低,不使用色泽鲜艳的发饰。

    总之,头发要遵循“三不”原则,即不能有味、不能出绺、不能有头皮屑。要根据自己的脸型、体型、年龄、发质、气质选择与自己职业和个性相配合的发型,以增强人体的整体美。  

二、面部的要求

 1.在社交活动中要注意面部清洁卫生与适当的修饰。要保证面部无油污、无汗渍、无泪痕、无其它不洁物,干净而清爽,并注意与自身的职业特征相符合。男士胡须要剃净,鼻毛应剪短,不留胡须。女士可适当化淡妆,突出自然美,不能浓妆艳抹,并避免使用气味浓烈的化妆品。
  2.美容化妆要以修整、和谐为准则,尽量突出自然美,掩饰面部缺陷。化妆一般有以下步骤:
  (1)妆前准备。包括束发、洁肤、护肤、修眉。
  (2)施妆过程。包括抹粉底、画眉毛、画眼影、画眼线、刷睫毛、抹腮红、定妆、画口红。
  (3)妆后检查。包括检查左右是否对称、检查过度是否自然、检查整体与局部是否协调、检查整体是否完美。

  三、手臂的要求手臂是能显露人体优雅的重要部位。在正式的政务、商务、学术、外交活动中,人的手臂,尤其是肩部,不应露在衣服外,在这些场合不宜穿着半袖或无袖装。女士特别要注意,在正式场合,若打算穿着暴露腋窝的衣服,则应先去除腋毛。

  四、双手的要求手要清洗干净,指甲要经常修剪、洗刷,指甲长度要适当,不要无故留长指甲,也不可涂有色的指甲油。

  五、举止举止落落大方,动作合乎规范,是个人礼仪方面最基本的要求。它包括站立、就座、行走和手势。

  1.站立。平肩,直颈,下颌微向后收;两眼平视,精神饱满,面带微笑。直立,挺胸,收腹,略微收臀。两臂自然下垂,手指自然弯曲;两手也可以在体前交叉,一般是右手放在左手上。肘部应略向外张。男性在必须时可单手或双手背于背后。两腿要直,膝盖放松,大腿稍收紧上提;身体重心落于前脚掌。上体保持标准站姿。双腿分开与肩同宽。男子站立时,双脚可微微张开,但不能超过肩宽。女性在必要时,特别是单独在公众面前或登台展现时,可采用3/4站姿。女子站立时,脚应成“V”型,膝和脚后跟应靠紧,身体重心应尽量提高。

  2.就座。入座时要轻稳,走到座位前,转身后,右腿后撤半步,轻稳地坐下。女子就座时,应用手将裙稍稍拢一下,男子则应将西服扣打开。坐在椅子上时,上体保持站姿的基本姿势,头正目平,嘴微闭,面带微笑、双膝并拢,两脚平行,鞋尖方向一致,根据椅子的高低调整坐姿,做到两腿自然弯曲,小腿与地面基本垂直。双脚可正放或侧放,并拢或交叠。女子的双膝必须并拢,双手自然弯曲放在膝盖或大腿上。如坐在有扶手的沙发时,男士可将双手分别搭在扶手上,而女士最好只搭一边,倚在扶手上,以显示高雅。坐在椅子上时,一般只坐满椅子的三分之二,不要靠背,仅在休息时才可轻轻靠背。起立时,右腿向回收半步,用小腿的力量将身体支起,并保持上身的直立状态。坐姿还可以上体与腿同时转向一侧,面向对方,形成优美的“S”型坐姿,还可两腿膝部交叉,脚内收与前腿膝下交叉,两脚一前一后着地,双手稍微交叉于腿上。

  3.行走。  正确的行走要从容、轻盈、稳重。以站姿为基础,面带微笑,眼睛平视,双肩平稳,双臂前后摆动自然且有节奏,摆幅以30—50度为宜,双肩、双臂都不应过于僵硬,重心稍前倾。行走时左右脚重心反复地向前后交替,使身体向前移动,两只脚的内侧行走的线迹为一条直线,脚印应是正对前方,步幅要适当,一般应是男士70厘米左右,女士略小些,但也因性别和身高有一定的差异。着装不同,步幅也不同,如女士穿裙装(特别是旗袍、西服裙或礼服)和穿高跟鞋时,步幅应小些,跨出的步子应是脚跟先着地,膝盖不能弯曲,膝盖要灵活,富有弹性,走路时应有一定的节奏感,走出步韵来。

  4.手势。  与人交谈时的手势不宜过多,动作不宜过大,更不可手舞足蹈。介绍某人或给对方指示方向时,应掌心向上,四指并拢,大拇指张开,以肘关节为轴,前臂自然上抬伸直。指示方向时上体稍向前倾,面带微笑,自己的眼睛看着目标方向并兼顾对方是否意会到。谈到自己时应用手掌轻按自己的左胸,显得端庄、大方、可信。

  六、服饰文明

  1.着装基本要求
  ①着衣要注意整体美。只有美而得体,才符合礼仪。各式休闲鞋、时装鞋不能与正式礼服相配。穿西服一定要配颜色相宜的皮鞋。忌戴帽子。西服的衣裤兜内,忌塞得鼓鼓囊囊。
  ②正式场合不要穿短裤、背心、超短裤、紧身裤等,内衣(背心、衬裙、袜口等)千万不能露在外衣外面。宴会联欢时女士应穿裙子。穿旗袍时,开衩不可太高,膝上1-2寸为宜。
  ③公共场合只穿内衣是非常失礼的。睡衣只适宜在卧室穿着。在家里或宾馆内接待来宾和客人时,不得光脚,也不能只穿内衣、睡衣、短裤。
  ④参加社交活动,进入室内场所,均应摘帽,要脱掉大衣、风雨衣等。男子任何时候在室内都不得戴帽子和手套。室内一般忌戴墨镜,在室外遇有隆重仪式或迎送等礼节性场合,也不应戴墨镜。有眼病需戴有色眼镜时,应向客人或主人说明并表示歉意,或在握手、交谈时将眼镜摘下,离别时再戴上。

  服饰是一种文化,它可以反映民族的文化素养、精神面貌和物质文明发展的程度;服饰又是一种“语言”,它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文化修养、审美情趣,也能表现出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以至于生活的态度。

  2.着装的原则
  ①TPO原则T、P、O分别是英语中Time、Place、Object三个单词的首字母缩写。“T”指时间,泛指早晚、季节、时代等:“P”代表地方、场所、位置、职位:“O”代表目的、目标、对象。TPO原则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衣着标准。着装遵循了这个原则,就是合乎礼仪的。
  ②整体性原则正确的着装,能起到修饰形体、容貌等作用,形成和谐的整体美。服饰的整体美构成,包括人的形体、内在气质和服饰的款式、色彩、质地、工艺及着装环境等。服饰美就是从这多种因素的和谐统一中显现出来。
  ③个性化原则着装的个性化原则,主要指依个人的性格、年龄、身材、爱好、职业等要素着装,力求反映一个人的个性特征。选择服装因人而异,着重点在于展示所长,遮掩所短,显现独特的个性魅力和最佳风貌。现代人的服饰呈现出越来越强的表现个性的趋势。
  ④整洁原则在任何情况下,服饰都应该是整洁的。衣服不能沾有污渍,不能有绽线的地方,更不能有破洞,扣子等配件应齐全。衣领和袖口处尤其要注意整洁。

  3.着装要协调
  ①着装要满足担当不同社会角色的需要。人们的社会生活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在不同的场合担当不同的社会角色,因此要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的着装,以满足担当不同社会角色的需要。
  ②着装要和肤色、形体、年龄相协调。比如,较胖的人不要穿横格的衣服,肩胛窄小的人可以选择有衬肩的上衣,颈短的人可选择无领或低领款式的上衣,而中老年妇女不能像少女一样穿超短裙。
  ③着装还要注意色彩的搭配。色彩搭配的方法有两种,即亲色调和法和对比色调和法。亲色调和法是将色调近似但深浅浓淡不同的颜色组合在一起。对比调和法是将对比色进行搭配,使之对立,既突出各自的特征,又能相映生辉。

  4.饰品的选择与佩戴  佩戴首饰也应遵守TPO(时间、场所、目的)原则,具体要求是:
  ①佩戴首饰要注意场合。只有在交际应酬时,佩戴首饰才最合适;上班时间以不戴或少戴首饰为好;从事劳动、体育活动和出席会议时也不宜戴首饰。
  ②佩戴首饰要与服装及本人的外表相和谐。一般穿较考究的服装时,才佩戴昂贵的首饰;穿运动装、工作服时不宜戴首饰。胖脸型的女士不宜戴耳环,圆脸型的女士戴项链应加个挂件。
  ③佩戴首饰要考虑性别因素。女士可以戴各种首饰,男士只宜戴结婚戒指。  ④佩戴首饰要注意寓意和习惯。项链是平安、富有的象征,应根据身材和个性特点,选择适当的款式和色彩。戒指是首饰中最明确的爱情信物。手镯或手链如果在左手腕或左右两腕上同时佩戴,表示佩戴者已经结婚;如果仅在右手腕上佩戴,则表明佩戴者是自由而不受约束的。另外,手镯或手链的戴法还要考虑因各民族的习俗不同而有所区别。中国人习惯将手镯或手链戴在右手上,而一些西方人则习惯戴在左手上。一般女士佩戴手镯或手链就不用戴手表。
  ⑤围巾和帽子。围巾、帽子若与服装的风格一致,可增加整体的形象美。在冬季,人们的服装色彩较暗,可以用颜色鲜艳的围巾、帽子点缀。如果服装颜色很艳丽,可用颜色素雅的围巾、帽子以求得一种色彩的平衡。帽子还可以用来修饰脸型,长脸型的人宜戴宽边或帽檐下垂的,脸宽的人则应戴小檐高顶帽。
  ⑥手提包。一般要求手提包与服装相和谐。夏季拎包应轻巧,冬季提包的颜色可以鲜明些;草编的手提包配上运动衫或棉布便装就十分自然得体。
  ⑦眼镜。如今,眼镜已不只是医疗保健品,它不仅能保护眼睛,而且还是一种饰品。精美的金边眼镜,会给人增添几分斯文,而大框架的眼镜则显示出一种豪放气派。
  ⑧胸花。胸花有金属的、塑料的、镶嵌宝石的,还有用与衣服料子相同的呢绒做的,很有情趣。女子佩戴胸花没有一定的原则,只要看上去不刺眼就行。
  ⑨手帕。作为一种饰物,在西装左上边口袋里,露出折成三角形、双尖形、花瓣形等形状的手帕,能给人平添几分风度。

第二节语言文明

  一、称谓文明1.姓名称谓姓名,即一个人的姓氏和名字。姓名称谓是使用比较普遍的一种称呼形式。用法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全姓名称谓,即直呼其姓和名。如:“李大伟”、“刘建华”等。全姓名称谓有一种庄严感、严肃感,一般用于学校、部队或其他等郑重场合。一般地说,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指名道姓地称呼对方是不礼貌的,甚至是粗鲁的。

  名字称谓,即省去姓氏,只呼其名字,如“大伟”、“建华”等,这样称呼显得既礼貌又亲切,运用场合比较广泛。

  姓氏加修饰称谓,即在姓之前加一修饰字。如“老李”、“小刘”“大陈”等,这种称呼亲切、真挚。一般用于在一起工作、劳动和生活中相互比较熟悉的同志之间。

  2.亲属称谓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与人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亲属、家庭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亲属称谓上已没有那么多讲究,只是书面语言上偶用。现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亲属称谓时,一般都是称自己与亲属的关系,十分简洁明了,如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姐姐、妹妹等。

  有姻缘关系的,在当面称呼时,也有了改变,如岳父——爸,岳母——妈,姻兄——哥,姻妹——妹等。

  3.职务称谓现在人们用职务称谓的现象已相当普遍,目的也是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礼貌。主要有三种形式:用职务呼,如“李局长”、“张科长”、“刘经理”、“赵院长”、“李书记”等。

  用专业技术职务称呼,如“李教授”、“张工程师”、“刘医师”。对工程师,总工程师还可称“张工”、“刘总”等。

  职业尊称,即用其从事的职业工作当作称谓,如“李老师”、“赵大夫”、“刘会计”,不少行业可以用“师傅”相称。

  4.使用称谓要规范称谓的使用是否规范,是否表现出尊重,是否符合彼此的身份和社会习惯,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社会活动中,人们之间互相接触,称谓问题必然频繁地出现。

  一般来说,在国内,称谓应按职业、年龄来选择。如到机关联系工作,应称为“同志”,单位内部除称“同志”外,习惯上也可用“小张”、“小王”之类称谓。在医院称“医生”和“大夫”,到工厂叫“师傅”,去学校称“老师”、“教授”或“同学”。邻居按辈数称呼,如对长辈可称“大爷”、“叔叔”、“老伯”等。对小孩叫“小朋友”、“小同学”等。

第三节社交礼仪

  一、礼品

  礼品是人际交往中表达心意、象征交情的物品。

  礼品要突出纪念性,讲究“礼轻情义重”,尤其要把握分寸,以免行贿受贿之嫌。

  要有民族和地方特色,因人而选、因事而异,尽量使礼品得到对方的欢迎。
  要注意习俗,避免礼品图案、形状、数目等方面触犯禁忌。
  平时走亲访友禁送现金、有价证券、贵重珠宝首饰及营养品、广告宣传性物品、易于引起异性误会的物品,更不能送涉及国家机密和商业秘密的物品,也不宜送香烟之类有害健康、俗不可耐的物品。

  二、送花——花言花语要有数

  美丽的鲜花是社交活动中人们用以祝福、寄托情感的佳品。
  送花以鲜艳欲滴的鲜花为最佳,一般不宜送纸花、塑料花,更不可送将要枯萎的花。

  送花时要了解鲜花的寓意,根据送花意图选择适宜的鲜花。比如,红玫瑰是爱情的象征,若送给有夫之妇难免带来麻烦。鲜花寓意较复杂,不同颜色、数量的同类鲜花的寓意有别,因此,在送花之前最好查阅有关书籍或向行家咨询。

  送花要注意场合与时机。参加亲朋好友的喜庆祝贺,适宜送色彩鲜艳的花篮、花束;若是参加长辈的寿辰,也可送万年青之类的盆花;若是祝贺公司开业等大型庆典活动,宜送华丽丰盛、花朵饱满、枝叶高大的花篮;若是去探望病人,送淡雅的花较为合适。

  要注意对方的喜好和习俗禁忌,尤其是涉外交往中,更应如此。如:在西方国家,不宜送黄色的花;除非表示绝交之意,不会选用同色的鲜花送人;而在探病时,红白相间的花是不能送给病人的,因为这被看作是不吉利;向外国友人送花时,还要注意花的数目,若是给欧美客人送花,最好是奇数,但不能送13枝花,因为“13”这个数字被认为会带来厄运。

  常见花语:牡丹——雍容华贵;兰花——典雅、高洁;紫荆——兄弟和睦;桂花——美好、吉祥;桃花——美好、活力;荷花——纯洁、清高;木棉——英雄豪情;百合——团结友好,百年好合;玫瑰——爱情。

  三、介绍

  介绍可以在许多场合使用,如在宴会、舞会、亲友聚会、婚礼、会议、商店、路上等等。介绍应讲究次序,讲究礼貌,一般应将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将地位低的介绍给地位高的,将男子介绍给女士,将未婚的介绍给已婚的。向一个人介绍多个人时,则应当先高后低,先长后幼,先女后男等。

  介绍时,一般应简略地介绍一下被介绍者的姓名、身份。

  如果被介绍的人职务很多,不必一一都介绍出来,可以只介绍最高职务或者只介绍与之有关的职务。

  介绍要求实事求是,既不要忘记被介绍者的重要身份,使之不能受到足够重视,也不要胡吹乱捧,使之处于难堪境地。

  介绍时忘记了对方的姓名,当然是令人窘迫的,那样可以只介绍他的身份。

  当别人介绍自己时,要从座位上起立,表示出很愿意认识对方的样子,主动把手伸过去与对方握手,说一声:“你好!”如果对方是位女士,则应等对方伸出手来再去握手,她如不伸手,可以点头致意。

  给双方介绍之后,不可马上走开,要等他们谈上几句话后,再告别,不然双方可能交谈不起来。但也不要该走不走,双方谈得很融洽,希望长谈的,应当适时地找个借口离开。

  别人向自己介绍时,应当主动热情地伸出手去,并说一声“欢迎、欢迎!幸会、幸会!”

  当自己希望认识某一个人时,最好找一个认识双方的人给介绍一下,或寻找一个机会,创造一个条件和对方自然地接触。如果没有合意的人,而又很想认识对方时,可以找一个突破口去接触对方,自我介绍要充满自信,态度热诚,最好事先了解一些有关对方的情况,以便迅速打开僵局,并进一步深谈下去。

  四、位次

  位次排列的基本原则是让尊者处于安全并醒目的位置。

  中国传统以左为尊,故有“左膀右臂”之说;国际惯例以右为尊,奥运会等国际赛事颁奖典礼上金银铜牌得主的位置就是如此。

  涉外场合,可按“以右为尊”的规则排序。

  国内会议活动等应按“以左为尊”规则排位。主席台前排中央者为尊,其他按左右次序排列。若台上只安排两人,正职在左,副职在右(从台下看上去正职在右方),依此类推。

  路上行走,道路中间前行者为尊,秘书、礼仪小姐之类的引导人员可在前面,但只能走在道侧。

  上楼时,尊者在前;下楼时,尊者在后,让尊者处在较高的位置上。迎客主人在前,送客主人在后。

  五、待客礼节

  待客包括迎接客人、招待客人和送别客人等一系列过程;作客包括作客的准备、会面和告辞等一系列过程。待客和作客有许多情况:有应邀来客,有不邀自来的访者;有老朋友的会面,有新交朋友的初会;有谈公事、洽商务的交谈,也有私人间的交往;有研究问题的切磋,也有无事而来的闲聊等等。这种会见,可以使双方增进联系和情谊,加强团结协作;可以获得知识,开阔眼界;可以排解烦闷,解除疲劳;可以陶冶性情,提高修养。总之,讲究待客的礼仪已经成为人们社交生活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文化修养,它要求我们讲究待客的艺术。待客的整个过程,要显示出热情、礼貌和文明,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切身体验,感受到温暖、亲切和礼遇,高兴而来,满意而去。

  六、作客礼节

  作客要事先和对方约会一下,不要唐突而至。作客的时间要选择在主人方便的时候,不要在太早或过晚的时间作客,还要避免吃饭和午睡时间。约会时间定下后,就不要失约。作客时,根据需要,可以带上一些礼品,以表示对主人的情意。第一次会面,还要带上名片,以便主人更好地了解自己,有助于建立较稳定的联系。注意保持主人家里的卫生。交谈时间要适可而止。

  七、致谢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得到别人的帮助是经常的。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别人为你提供了帮助,为你付出了时间、精力或者劳动,你都应该表示感谢,即使这种帮助是极其微小的。例如,当老师为你修改了错题时;当同学借给你文具用时;当父母为你盛饭夹菜时;当有人送给你礼物时;当有人在街上为你指了路时;当营业员把你要买的东西递给你时;当有人为你捡起你掉下的东西时等等,在面对这些情况时,向人致谢是必不可少的。致谢时要注意:致谢是理所应当的。当得到了他人的帮助,提供了方便,理应致谢。

  八、购物文明

  商店是一个城市精神文明的窗口,顾客与营业员互相尊重,互相体谅是双方文明相处的前提。到商店购物,要尊重营业员的劳动,要体谅营业员的辛苦,尽量减少对营业员的麻烦,使用文明礼貌语言。

  呼唤营业员时,语气要平和,不要用命令式口气高声呼叫。少年儿童对青年以上的营业员可以称阿姨、叔叔。对年龄大的营业员可称师傅。当营业员正忙于接待别的顾客时,要耐心等待一下,不要急不可待地高声叫喊,指手划脚或手敲柜台。

  挑选商品时,不要过分挑剔,时间过久会影响营业员为别人服务。对易污、易损商品要轻拿轻放,万一污损了,就应当买下来,或者赔偿。挑选后不满意时,可以请营业员把商品取回,要说一声“劳驾了”,挑选多次时,可以说一声“对不起!给你添麻烦了”。买过商品离开时,不要忘记向为你提供服务的营业员道一声“谢谢”。

  营业员交货、找钱等发生差错时,要善意提醒,说明情况。

第四节卫生礼仪

  一、注意个人卫生。适时理发,经常梳理,胡须要刮净,指甲要修剪,鼻毛应剪短,头皮屑太多应洗干净。内衣、外衣经常保持整洁,特别是衣领袖口要干净。皮鞋要打油擦亮,布鞋要刷洗干净。参加涉外活动前应梳理打扮。总之,要保持外貌整洁美观。

  二、不要当着别人的面擤鼻涕、掏鼻孔、搓泥垢、挖眼屎、打哈欠、修指甲、剔牙齿、挖耳朵等。咳嗽、打喷嚏时,应用手帕捂住口鼻,面向一旁,避免发出大声。

  三、在参加活动前,不要吃葱蒜韭菜等辛辣食品,必要时可含上一点茶叶,以除口臭味。

  四、有病的同志不要参加外事活动。如感冒,在我国不算什么大病,但西欧北美等地区的人对感冒很讨厌。脸部、手、臂等外露皮肤有病的人也应避免对外接触,以免引起别人的反感。有口臭毛病的人应注意口腔卫生。

  五、保持环境卫生。不准随地吐痰,不得随地丢果皮纸屑。一定要注意保持地毯、地板的清洁。吸烟时,把烟灰磕入烟缸。吃食品时把骨、刺、牙签、口纸等物,放到盘中或桌上,不得随手丢到地下。个人的不洁物品,应丢入垃圾桶,或放入自己的手帕或口袋中。吐痰应吐在口纸、手帕中装入衣袋。保持桌椅、沙发的清洁,不用脚蹬踏。进入地面干净的室内,应先在门口踏擦鞋底再进入。

雨、雪天应把雨具放在门外或前厅,不要把雨水、雪水、泥巴等带入室内。还应注意不要弄脏主人的器皿、家具、门窗、玻璃、窗帘、墙壁等。

第五节书信礼仪

  一、请柬请柬的性质和格式请柬,俗称请帖,是专为邀请客人而发的书面通知,是一种简易明了的书信。旧时我国民俗中,常用送帖的方式处理社交事务,联系人际关系。请柬是为了表示对客人的礼貌、尊敬而使用的一种帖式。
  现在的请柬,用硬质的卡片纸制作,分封面、内文两部分。
  1.封面格式正中间用大字醒目地写上请柬或请帖二字。字体可用毛笔手写,也可用美术字书写。
  有的在上端用小字写上活动内容,如XXX纪念会,联欢晚会,生日晚会等。
  2.内文格式第一行顶格写被邀请人的姓名和称谓(也可不写)。
  中间空两格写活动内容、时间、地点等。
  结尾写祝颂语或祈求语。
  最后署邀请单位名称或个人的姓名和发出请柬的时间。
  3.请柬的要求
  请柬既然是一种对客人表示礼貌的帖式,所以在制作时,应尽量精致,以表现出郑重的态度,一般要求是:封面注重款式设计,要美观、大方,使客人收到后,感到亲切、快乐。
  内文的文字,既要准确、简明,又要措辞文雅,感情浓重,语言谦逊、真挚。如果使用文言,一定要弄懂原意。
  二、书信的写作格式
  1.信封
  我国对信封的规定是:左上方印有六个方框,用来填写收信人所在地的邮政编码。右上角印有一个大些的方框,用来贴邮票。右下方印有六个方框,用来填写发信人所在地的邮政编码。
  左上方收信人邮编方框下,第一行写收信人的地址:“××省××市(县)××街道(乡镇村)门牌和单位名称”。如果请人送去、捎去,则可不写地址,只写“烦交”、“面交”、“拜交”、“面呈”。
  第二行,即中间,用较大的字写收信人的姓名,姓名之后空一点地方,写“先生”、“同志”。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称呼“先生”、“同志”,是写给投递人员看的。因此,不可以写成发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如“爸爸”、“大人”、“大哥”、“二姨”等。称呼后面写“收”、“启”等。
  第三行靠右一些,写发信人的地址、姓名或姓或名,后面写“缄”字,即封闭的意思。如果由人带去,地址则可不写,只写“××拜托”等,也可不写地址姓名,只写“内详”等。
  信封是保证准确、及时投递信件的文字依据,因此,书写一定要准确、具体、详细、工整、清晰,以免延误。书写要用黑色、蓝色笔,不要用铅笔书写,更不要用红笔书写。
  明信片与信不同,没有信封和信瓤的区别,所以在书写收信人之后,不要写“启”,发信人之后,也不必“缄”了。
  2.信瓤
  信瓤由六个部分组成:称谓、问候、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1)称谓写在第一行,且要顶格写,表示尊重和礼貌。
  (2)问候。
  (3)正文。
  (4)结尾。正文写完了,要写一句祝颂语,表示问候和礼貌。如“祝您健康”、“恭祝近安”等。注意,祝颂语的前半句如“祝您”、“恭语”可以接着正文空两格写,也可以另起一行空两格写;后半句如“健康”、“近安”可以紧接前半句写,不过通常是另起一行,顶格写,以表示更礼貌些。
  (5)署名。署名前可以加“称谓”。
  (6)日期。署名下面,写上写信的时间。一般写“×年×月×日”或只写月日,还可以在日期后写“夜”、“晚”、“晨”,或“灯下”、“凌晨”等。少数也有偶尔写书斋或处所的,如××书斋、××堂、于“北戴河”等。
第六节社区文明
  营造安宁、温馨、美观的居住环境,是居民及管理者的共同期盼。然而,要拥有祥和、美好的社区环境,除了街道居委会管理有方外,更重要的是业主、物业、保安之间的密切配合,共同维护。
  互相尊重。物业管理人员和保安对业主及其来访客人要彬彬有礼,认真履行职责;业主对物业、保安也要充分尊重,不可傲慢无礼,遇见他们问声好,碰到清洁工道声辛苦,彼此关心,何乐而不为?
  控制装修噪音。当事人要尽量避免装修噪音过度干扰邻里的正常生活。按有关规定,上班前和下班后必须停止家装。物业管理部门也要协助家装当事人合理安排工期,帮助减少噪音污染。
  规范停车。物业部门要与业主委员会商订规则,并大力宣传,引导、教育小区居民规范停车。车主也应按章办事,尤其要注意不侵占他人车位,不妨碍他人出车。
  文明乘电梯。小区的居民都应自觉遵守乘梯规则,特别是成年人要教育孩子不要以乱按梯键的方式开玩笑。
  不践踏绿地、破坏树木。许多小区精心修建了一块块绿地,栽上了景观树,并设计了“通幽”的“曲径”,但不久后,草地就被踩出不少新的“捷径”,破坏了景观之美。因此,每一个居民都要用心维护环境之美。
  文明养宠物
  一要讲卫生。尽量防止猫、狗在社区等公共场所随地大小便,一旦控制不了,主人应及时将宠物的排泄物清理干净,保持公共场所的卫生与美观。至于让宠物在社区景观水池内洗澡就更不应该了。
  二要保安全。遛狗时,主人要牵好狗套上的绳索,不要任它追逐扑咬,狂吠乱叫。遇到老人、小孩与孕妇,必须格外小心,千万别让宠物惊吓了他们。
  三要慎用昵称。许多人把宠物当成家庭成员,对小狗也自称为“爸爸”、“妈妈”、“哥哥”、“姐姐”之类。但出了家门,可要注意不要将宠物与他人一起排辈分,尤其不要把没有养宠物的人与狗相互称呼,比如对狗说:“别惊吓姐姐”、“快给阿姨道歉”之类,可能给他人带来尴尬与反感。
第七节居家和谐
  一、家风
  家和万事兴。和谐的家庭生活,是人生幸福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安定的基石。
  几乎每个人都渴望有个温馨和谐的家,有个心灵的港湾。
  良好的家风是家庭和睦的前提,更是孩童健康成长的保障。
  “诗礼传家”是书香门第的优良传统,“知书达理”也应成为家庭的基本信条。
  要家庭和谐,就不能不重视家庭礼仪。家人相处,应谦恭有礼,互相尊重,及时沟通,彼此包容,共同营造温馨氛围,和乐共处。
  家庭成员之间应分工合作,共同承担家务,保持居家内外环境整洁。
  出门说去处,回家报平安。常怀感激之情,常挂会心微笑,不吝啬“请”、“谢谢”、“对不起”之类语言。
  在外忙于事业的中青年,别忘记常回家看看!
  二、尊老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尊敬老人,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责任,也是最基本的人伦之礼。
  1.要常怀感恩之情。做儿女的应时刻不忘父母养育之恩,尽量在物质和精神上予以报答,在老人眼里,子孙似乎都是小孩,所以即使父母老人再唠叨,也要不厌其烦。
  2.不要干涉父母老人的私事。他们也有自己的社交空间和人情往来,更有自己的感情寄托,作晚辈的不可越俎代庖。尤其是失偶老人的再婚问题,子女应将心比心,为父母晚年幸福着想,给予理解支持,切忌粗暴干涉。
  3.要在细节上体贴。经常嘘寒问暖、问安侍奉,及时添衣备药、祝寿报喜;尽量帮父母扫扫地、刷刷碗;常常陪他们聊聊天、散散步,必要时揉揉肩、捶捶腰;有条件时带父母出去参观旅游。
  4.不要做“啃老族”!长期花父母的血汗钱,甚至把老人的积蓄和家产据为己有也心安理得;视父母老人为保姆,或为累赘,缺乏体恤之心和责任感……这样的人很难获得人们的尊敬,必将遭到社会的谴责。
  三、爱幼——关爱而不溺爱
  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大人的礼仪教养、处事作风,对孩子影响深远,因此,做父母的应该注意。
  四、礼貌待人
  在路上,与年老人相遇,要主动让路;遇到妇女儿童不要拥挤;遇到路人摔倒,要上前扶一扶;别人掉了东西,看到了要招呼他一下;到人多拥挤的地方,要自觉依次而过,三人以上同行,不要并行,不要嬉笑打闹;不在道路上停下来长谈,影响交通;碰了别人或踩了别人要及时说声“对不起”,别人碰了自己,踩了自己,不必过分计较,必须说一下的,可以礼貌而委婉地说一声“请你注意一下”;遇到蛮不讲理的人,不要与之纠缠,尽早摆脱,必须讲清的,也不可以大声争吵,那样有失身份。常言说:“有理不在言高。”始终保持理智而冷静的态度,就不致酿成更大的不愉快。
第八节庆贺礼仪
  一、收到请柬早做答复
  收到请柬后,应及时回复是否参加典礼,以便主人安排席位。如因届时有无法推脱的事情或身在外地等特殊原因不能参加,应事先以电话等方式说明理由,向主人致歉,并以托人带礼物等形式表示祝贺。
  二、礼金、礼品早准备
  按一般习俗,应邀参加各种喜庆典礼者都要酌情准备好礼金、礼品。与主人关系特别密切的亲戚或好友,礼金之外还应送可锦上添花的礼品。一般的亲友酌情送上一份礼金或礼品即可。参加公司庆典、店铺开业之类活动可选择赠送花篮、祝贺气球或其他礼品,也可发贺电或在报纸、电视上登祝贺广告等。
  三、赴宴服饰要讲究
  参加喜庆活动,要注意仪表形象。男宾着装整洁、庄重,女宾着装可艳丽,不失端庄。尤其是在婚礼上讲究吉祥、喜庆。
  四、言谈举止要有度
  出席喜庆活动,言行要与欢乐的氛围相吻合。即使碰上不顺心的事或遇到不想见的人,也不要动怒。当主人向来宾敬酒时,来宾要起身祝贺,主宾之间、宾客之间皆不宜过分劝酒,以免醉酒失态,令主宾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