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发表

塑造城市文明之魂——武汉“四城同创”进行时

日期:2008/3/16 18:17:39     来源:本站    浏览量:1824

2007年4月间,武汉市委、市政府召开大会,提出“四城同创”,用3年时间建成集文明、卫生、环保、生态园林于一体的新城市风貌。(一)“这是城市发展到今天,历史与现实碰撞、服务与创新积累之后,顺势形成的!”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苗圩说:“15年来的努力,为这座城市攀上更高的平台打下了坚实基础。”武汉,得天时地利。3500年的文明史、近代工商业的辉煌、新中国成立后的快速发展,如今勇立时代潮头。然而一段时期里,与沿海城市相比,武汉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基础建设缓慢,城市发展落后,市民素质参差不齐……大而乱、散而闹,一度成了许多人对武汉的突出印象。
    
    “创建文明城市”,“用发展促创建,以创建促发展”———新旧世纪更迭之时,武汉人敏感的神经再一次被触动。2002年,武汉市在领会省委关于振兴武汉经济、提升武汉形象的精神后,厘清发展思路:“现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城市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文明创建是对城市最好的经营!”由此,各项文明创建活动接连展开。两年后,国际权威机构对武汉进行为期半年的考察评估后宣布,与长江中下游的所有城市相比,武汉是除上海外投资环境最具优势的城市。并且,该机构在公布30多项评估指标后认为:“谁投资武汉,谁就占据了中西部大市场的制高点。”

    (二)获得国际权威机构高度认可的当年,中南社会调查研究所访问江城居民发现,市民对市容环境的满意度达到82.3%。对于头顶“脏乱差”帽子10多年的江城,这个数字来之不易。探究其因,这又是一个文明创建的硕果。2003年,在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的基础上,武汉市将文明创建列为“一把手工程”,确立“创建为民,以人为本,全民受惠”新路径。“麻木”穿行成为一患,市人大立法、政府有情操作,3.7万辆“麻木”从中心城区消失,困扰江城14年的难题一个月成功破解。东湖污染令人痛惜,市政府28亿元截污、治水、植绿,即将实施的“大东湖水网”,期望东湖再现波光潋滟美景。投资12.67亿元,为883个社区疏通排水管网、改造泥巴路、安装路灯、新建健身广场、植树种花。从“清洁武汉美化家园”到争创“市民满意路”、“市容达标街道”,江城市容环境创新行动环环相扣,一个个与市民息息相关的顽症迎刃而解。近年来,该市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等称号,涌现出吴天祥小组、百步亭花园社区、民意派出所等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很多武汉人说,不记得有什么活动像文明创建这样深刻而显著地改变着这座历史名城———从物质到精神,从经济到政治,从城市的面貌到人们的生活。

    (三)谈到“四城同创”,一位为江城文明创建奔波多年的市领导感言:“城市的灵魂,是人!城市文明形象的核心,终归在于每一个人的‘文明指数’!”与以往的做法不同,今年活跃在城市每个角落的文明创建活动的主题是:从我做起,从小做起。时下,该市以“文明过马路”活动为突破口,广泛深入地开展“做文明市民,创礼仪武汉”的教育实践;市体育、文化部门将文明观赛作为重要内容,纳入赛事和演出活动中;公交集团加大对文明乘车、排队候车、礼貌让座文明新风的宣传,重点窗口行业举行“礼仪示范、优质服务”竞赛活动;“相互关爱、服务社会”的城乡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也在积极筹备中。提升市民素质、弘扬城市精神,走向江城文明创建的前台。据悉,围绕宣传、弘扬“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崇尚文明、兼收并蓄”的武汉城市精神,该市拟修订《武汉市市民文明公约》、《市民文明礼仪简明读本》,动员广大市民热情参与大讨论,引导市民积极实践城市精神。为在2010年前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武汉市制定了具体的创建目标:贫困率控制在35%以下,人均公共绿地12平方米,群众安全感大于85%,力争行人遵章率达93%以上……今年此季,阳光的灿烂不再使“火炉城”无尽烦躁,和煦的微风成为城市新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