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报告解读九: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日期:2007/11/5 21:01:42 来源:本站 浏览量:1744
现实需要
党的
十七大报告中党的建设部分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并且提出了体现改革创新精神的总要求和一系列创新举措。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准确把握时代潮流和世界大势、具有与时俱进的远见卓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为新世纪新阶段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指导原则和行动纲领。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伟大工程,是顺利完成党肩负的执政使命的现实需要。改革创新是当今时代精神的核心,也是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靠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来保证。我们党作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党的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党的工作必须改革创新。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党正确应对新课题新考验的现实需要。我们党已经成立86年,在全国执政58年,这使我们党积累了治国理政和加强自身建设的宝贵经验,但也容易使一些党员、干部产生惰性和脱离群众的倾向。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既给党注入巨大活力,也使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要适应新变化、经受新考验、解决新课题,就必须在党的建设中大力倡导改革创新精神,不断进行党的建设制度、机制和工作方式等方面的创新。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解决党的建设自身存在问题的现实需要。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结合起来,以改革创新的思路谋划和推进党的建设,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抓好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进一步加强,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进一步密切,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我们党的建设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党的执政能力同新形势新任务不完全适应;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等等。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之中,以改革的思路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举措,以创新的精神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和办法。
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是主线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根本思路,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提出了检验标准。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高度重视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建立前夕,就强调要做到“两个务必”。邓小平同志针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明确提出了“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的问题。江泽民同志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全面深入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胡锦涛同志强调,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各方面建设,最终都要体现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上来。党的十六大明确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全面部署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各项工作。可以说,党执政后的全部实践活动,都是围绕着提高执政水平、完成执政使命来进行的。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可以说,党的建设的一切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归根到底要靠自身理论、路线、纲领、政策和实践的先进性;抓住了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抓住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党的先进性是历史的、具体的,既是一以贯之的,又是与时俱进的,是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我们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都高度重视党的先进性建设,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长期探索,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正是基于对不断解决好这个重大课题的战略思考,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这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和目标任务,对于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的科学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员、干部有了这样的理想信念,才能既胸怀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又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矢志不渝地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而奋斗。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有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这就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于党员、干部来讲,就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兢兢业业地干好工作;就要使各级领导干部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坚持正确的政绩观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实实在在地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准则。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道德基石,是凝聚人心、促进社会和谐的坚强纽带。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直接关系党的整体形象,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道德选择。这就必然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引领社会风尚,引导整个社会广泛形成讲道德、重修养、尚清廉的良好风尚,推进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我们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任务,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团结带领群众去落实;人民群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需要党员、干部以自己的表率作用和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调动起全体人民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不断提高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更好地适应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共同营造相互信任、相互关心、和谐共事的良好氛围。
党内民主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这是在总结多年试点经验基础上提出的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重大举措,对党内民主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实行党代会代表任期制,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需要各级党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根据试点的经验,需要建立代表提议的处理和回复机制;加强代表同选举单位党员的联系,听取和反映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党的全委会召开会议时,可根据议题事先征求同级党代会代表意见或邀请部分代表列席会议;党的委员会向代表通报重要情况、组织代表进行调研等。还需要注意改进党代会代表产生方式和组成结构,不断提高代表履行职责的能力。党代会代表任期制与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密切相关,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地方的党组织要注意统筹兼顾,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保证其平稳有序、健康顺利地进行。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是根据目前党内基层民主发展的状况和现实需要作出的重大部署,对于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党内基层民主是党内民主建设的基础工程。从基层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中的基础层级,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必须夯实基层党内民主这个基础。从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载体来看,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员参与党内事务、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单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必须从发展党内基层民主做起。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需要来看,巩固和发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需要找到新的抓手,注入新的动力,这个抓手和动力就是发展党内基层民主。从党内基层民主发展的实践来看,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过程,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坚持从基层做起,探索积累经验,循序渐进,自下而上地逐步推进,在此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自上而下地规范和指导。从基层广大党员群众的要求来看,随着民主意识的普遍增强,对发展党内基层民主也寄予热切期望。由引可见,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必须不失时机地积极加以推进。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对于坚持新时期干部选拔任用的根本标准,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好人用好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坚持用好的制度和好的作风选人,是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根本途径。用好的制度选人,必须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干部考核、考察的制度和办法,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选拔任用干部要特别注重群众公论,多数群众不拥护的干部不能提拔;特别注意选作风好的干部,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工作的干部要格外关注,对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要多加留意,对那些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不能亏待。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要求,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对于进一步提高扩大民主的质量、保证干部工作民主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作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和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选拔干部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但是,也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推荐票和测评票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失真”的情况;有时出现“利益票”、“人情票”的问题;一些地方在民主推荐的过程中出现了拉票现象;有些地方的干部害怕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中丢票,工作中不敢坚持原则,当老好人,等等。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着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直接影响着选人用人的质量和干部工作民主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加强作风建设
党风问题的核心是党群关系问题。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是我们党始终不变的宗旨,也是赢得人民群众拥护的关键所在。我们党必须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包括作风建设的出发点,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来进行。
一是要着力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要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意见。重点解决领导干部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严格履行职责、落实廉洁从政规定、遵守组织人事纪律以及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反对和纠正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弄虚作假等行为。同时要将作风建设与严格执行廉洁从政方面各项规定结合起来,防微杜渐,从小事抓起,坚决纠正各种不廉洁行为。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教育,积极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使领导干部自觉遵守党纪国法,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新风正气,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要把作风建设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贯穿于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等各个环节。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切实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制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作风建设的规定。
二是要切实改进党政机关作风,坚决制止奢侈浪费。坚持以良好的作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求真务实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加强调查研究,改进学风和文风,精简会议和文件,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对弄虚作假。倡导勤俭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反对奢侈浪费。认真执行中央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的规定,严格执行公务员的工资、津贴补贴标准,严格控制公务消费,规范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领导人员职务消费行为。逐步完善并认真执行住房、医疗、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和秘书配备等方面的规定。
三是要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这些年,党中央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纠正不正之风工作的重点。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要求,继续围绕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治理。继续纠正教育收费、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要着力解决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安全生产、社保基金和住房公积金管理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同时,要建立健全纠正不正之风的长效机制,强化行业监管,建立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凡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都要向社会公开。
反腐倡廉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提出反腐倡廉建设,并把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是反腐倡廉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创新,是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创新,也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要抓拒腐防变的思想建设。加强拒腐防变教育是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权力观教育和党纪国法教育。要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断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严格遵守党内法规,模范遵守国家法律。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牢记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决不能用来谋取私利。同时,要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推动廉政文化进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以增强全社会的反腐倡廉意识。
要抓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加强制度建设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途径。这些年来,相继制定了一批反腐倡廉法规制度。据中央纪委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省(部)级以上机关共制定党风廉政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3000多项,其中中央纪委监察部200多项。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制定和修订了一系列重大法规制度,比如,《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还颁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要继续以改革的精神切实加强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加强国家廉政立法,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有效机制。
要抓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对权力的监控是防止腐败的关键。一是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做到决策更加科学,执行更加高效,监督更加有力,从而保证权力依法运行。二是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进一步推行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以及各项办事公开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完善纪检监察机构的统一管理。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和法律监督,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拓宽监督渠道,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
要抓体制和制度的改革。改革是从源头上防治腐改的重要途径。要坚持以改革统揽预防腐败的各项工作,继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行政管理体制、财政管理制度、金融体制、投资体制、国有资产经营体制等的改革。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加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建设。针对工程建设、土地管理、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领域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采取防治措施,从制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规范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领导人员职务消费行为等等。只有搞好体制和制度改革,才能对腐败问题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要抓坚决惩治腐败的工作。坚决查办案件,既是惩治腐败的重要手段,也是预防腐败的重要条件。惩治腐败这一手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要坚决查办领导干部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坚决查办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的案件。查办商业贿赂案件,既要依法惩处受贿行为,也要加大依法惩处行贿行为的力度。
“四个一定要”
党的十七大报道突出强调的“四个一定要”就是: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一定要刻苦学习、埋头苦干,一定要加强团结、顾全大局。这“四个一定要”,是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也是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需要我们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过程中全面把握、切实贯彻。
“四个一定要”,是在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观察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准确把握我国人民新期待的基础上,着眼于牢牢把握发展机遇、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和开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新局面,对全党同志提出的基本要求。
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我们要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就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充分估计和正确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乘风破浪、胜利前进。
要清醒地认识到,现在我们正处在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尽管我国发展已经具备一定实力、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我们只有始终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努力,才能不断推进事业的前进。
要清醒地认识到,国内外形势变化很快,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很快,各方面知识更新也很快,要始终跟上时代潮流和事业前进的步伐甚至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就必须坚持刻苦学习、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创建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做学习的楷模;要继续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就必须埋头苦干、扎实苦干、创新苦干,不断把新知识、新经验运用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之中,做改革创新的典范。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我们要适应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风险,把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就一定要加强团结、顾全大局,自觉维护全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促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大团结,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新的更大胜利提供强大力量。